論“鞋”與“腳”的關系 ---兼論黨的“三個自信” 建築設計與裝飾學院黨總支書記 黃立營 3月23日,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訪俄羅斯,他在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時提到:“鞋子合腳不合腳穿着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隻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知道”(3月23日央視)。很多外國媒體把這一講話稱之為習近平的“鞋子理論”,也被稱為鞋子與腳理論,簡單釋義就是鞋子合不合腳,穿着才知道。 鞋與腳的關系有兩種種,一是鞋子基本與腳相适應,這樣穿起來腳感到比較舒服,鞋與腳完全适應的情況在辯證法裡根本不存在;二是鞋與腳根本不适應,這種鞋針對不同的腳,腳的主人也是有不同感受與選擇的。比如有的鞋子太小,穿着它舉步維艱,或者太大,靸着它步履踉跄,但窮苦人家的孩子也隻能将就,因為到底比光着腳丫走在荊棘崎岖的道路上要好得多。我小時候由于家裡比較窮,大多穿這種鞋子,我的夢想就是将來有一天能穿上我們班供銷社主任兒子穿的那種鞋。(白色運動鞋)。又比如有的鞋子穿着雖然有點不适,但還可以湊合,破落戶的子弟也隻得忍耐,慢慢磨合,使腳與鞋子逐漸适應,以至讓腳嘗到鞋的甜頭,變得合腳而且舒服。到上高中時,我大姐給我做的布鞋大多如此,要麼大了很多,要麼小了很多。雖然我的腳很難受,但我從來沒想過扔掉它,因為堂堂的重點中學(邳州運河中學)不能光腳,還得考慮女生的感受。再比如高跟鞋,穿着雖然夾腳,會把腳打出許多水泡,甚至有導緻腳趾畸形的可能,但因為式樣新穎,外觀漂亮,炫人眼目,很有特色,招搖過市的女郎,即便“累得死”,也要咬緊牙關硬撐,絕不願意換一雙普世的平跟鞋。我老婆(高層次的稱作“夫人”)體重較大,也時常穿高跟鞋,我曾經很看不慣,勸她換鞋,她每次都會理直氣壯地說:“鞋子合不合腳,舒不舒服,我自己知道,關你屁事!”。 “鞋子合不合腳穿着才知道”,“鞋子舒不舒服隻有腳知道”,“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自己才知道”,這是中國民間流行的老話,版本雖然不同,意思卻是一樣的。如果用這些話(或者稱為“理論”)隻是總結一種生活經驗,這些句話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不過,這些話用來比喻國家體制和人民群衆,不但變得生動形象、風趣幽默,而且充滿智慧、富有哲理。 基于“鞋子理論”,由此我想到,一個國家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建構一種什麼樣的信仰體系、實施一種什麼道路,最後的選擇權和評判權在一個國家的人民。人民做怎樣的選擇也不是随意的。這是由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傳統、一個國家的國情決定的,尤其是由現實的實踐決定的。人民選擇和評判的依據,我想還得回到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們國家才有今天這種地位。 改革生産關系(鞋)不适應生産力(腳)發展的狀況(經濟體制改革),上層建築(鞋)不适應經濟基礎(腳)發展狀況(政治體制改革)始終是黨的核心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說明,我們穿的鞋與我們的腳是基本适應的,雖然我們有時感覺有點不舒服,這正是我們改革的必要性。因為,中華民族複興的道路是漫長的,鞋子需要更好、更結實。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故事,叫“削足适履”,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名的成語。講的是得益于哥哥的楚靈王棄疾,由于聽信壞人的讒言殺死自己的骨肉,好比把腳削小适合鞋子的大小,這個成語用于現代的政治環境,就是習慣了用頭走路而不是用腳走路的人,當蛙步行千裡的腳與鞋子發生矛盾的時候,不是果斷丢掉鞋子或另換新鞋,而是用刀砍掉不适合鞋子的腳的多餘部分。但,我想要說的,到底我們的鞋還适應不适應腳的發展,是基本适應還是基本不适應。判斷的主體當然是人民群衆,判斷的依據當然是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任何不顧事實攻擊她的道路、理論、制度都不知道要把中國引向何處。我們不能走僵化封閉的老路、更不能走改弦更張的邪路。 既然鞋子基本适應腳的發展,我們就不能把鞋子扔掉。我們黨多次強調,旗幟問題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關乎黨的形象。每一個共産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問題上要有鮮明的态度和立場,不僅要自覺,而且要有自信。既不能穿舊鞋走老路,也不能穿新鞋走邪路。“隻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報告原文) 我很欣賞哲學家的“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時也找不到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我想套用一下:世界上找不到兩雙完全相同的鞋,同時也找不到兩隻完全相同的腳。不管同與不同,我們隻關心腳穿的鞋是否舒服,那隻有腳知道了。我始終堅信:“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